燦若星河——畫院(青年藝術家)優秀創作成果展覽之云上青原·心象:張天星重彩中國畫展在京展出

由《中國美術報》社主辦、《中國美術報》藝術中心承辦的“燦若星河——畫院(青年藝術家)優秀創作成果展覽”之“云上青原·心象:張天星重彩中國畫展”在《中國美術報》藝術中心展出。此次展覽由青海畫院申報,展出青年藝術家張天星近期創作的重彩中國畫作品。

部分嘉賓合影
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盧禹舜表示,張天星年輕且有才華,基本功扎實。他感情投入真摯,作品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,修養全面。除工筆創作外,他在材料及形式語言探索上,展現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、研究與創新意識,既縱向汲取歷代藝術精華,又橫向廣泛學習中外優秀藝術養分。其作品還融入設計、工藝、版畫元素,有探索精神。

展覽現場
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于文江表示,張天星是一位頗具潛力的年輕工筆畫家。他的作品既有神韻各異的人物畫,也不乏意境悠遠的風景畫。他的基本功極為扎實,在藝術創作上更是進行了諸多深入地思考與大膽地探索。尤其是他那一系列運用巖彩創作的山水風景畫,色彩獨特且裝飾韻味十足,令人耳目一新。而他早期的傳統工筆畫作,亦顯功力深厚,生活氣息撲面而來,令人倍感親切。

展覽現場
藝術家蘇百鈞表示,在張天星的展覽中,他目睹了這位青年才俊在藝術領域的多方面探索,且已經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。他對色彩構成與平面構成的獨到理解,以及對藝術不懈的追求,無不彰顯出年輕人特有的朝氣蓬勃的狀態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。

展覽現場
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袁學軍談道,張天星在青海師范大學教學期間,于色彩、造型、筆墨等方面傳承有序且大膽創新。他筆下的西北漢子、姑娘形象鮮活,還通過貼銅箔等手段,展現出深刻的感悟。他求新求變卻不偏不倚,難能可貴。

展覽現場
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所長、《中國美術報》總編輯陳明表示,張天星創作主要有兩類,一是傳統工筆人物畫,二是具有設計感的城市景觀畫,內容豐富多樣。形式上,他將現代繪畫的構成意識融入畫面,平面性效果、疏密關系、色彩對比等盡顯當代繪畫特征,與傳統工筆人物畫形成鮮明反差。從這兩類作品能看出他在不同方向積極探索。目前作品尚在探索階段,但已能讓人感受到他在造型與畫面控制方面的天賦。

展覽現場
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孫震生表示,張天星是極為優秀的青年畫家,多次參加全國重要展覽。從此次展覽作品可見,他近年來在重彩領域深入探索,人物、風景皆有涉獵,作品透著濃濃鄉情。其風景畫聚焦青海山水,用色塊歸納表達,風格獨特。近一兩年,他的人物畫也有新貌,年輕人本就應多嘗試探索,摸索繪畫語言。藝術家應當從家鄉取材,借家鄉人文、歷史、風光塑造自我。
來源:青海美術館
編輯:胡佐欽
責任編輯:東治

青公網安備63010402000682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