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韻聚江源 藝薈青海”青海省文聯成立70周年曲藝雜技專場演出在新寧廣場上演
10月5日,“韻聚江源 藝薈青海”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70周年國慶文藝專場演出系列活動“曲韻驚鴻 江源華章”曲藝雜技專場演出在新寧廣場精彩上演。這場演出匯聚非遺曲藝、方言小品、雜技魔術、京韻大鼓等多元藝術形式,展示青海文藝70年薪火相傳的豐碩成果與時代新風,為新中國76華誕獻禮。
演出以西寧市聞韶曲藝社帶來的青海攪兒《農家院里喜洋洋》開篇,悠揚弦音與活潑節奏再現河湟農家幸福日常;隨后,青海小戲骨藝術培訓學校孩子以清脆童聲、整齊節奏表演兒童音樂快板《阿娘們的閑話》,將家長里短演繹得妙趣橫生;省演藝集團平弦劇團盧世佳、李鑫鈺用地道青海方言演繹小品《桃花源里振興夢》,講述藏族小伙仁青與妻子李霞的民宿創業故事;省演藝集團雜技團的雜技《不負韶華》,巧妙融合中國瓷繪藝術與手技、轉碟等高難度雜技技巧,引得觀眾一陣陣驚呼;趙建榮、馬龍的方言相聲《浪青海》,以“青味”詼諧對話調侃青海風土人情,帶動現場輕松熱烈氛圍。
互助縣曲藝協會帶來土族道拉《賽納新時代 賽納新畫卷》,借悠揚曲調、豐富唱腔與民族服飾,展現彩虹之鄉民俗與時代新貌;楊麗君傾情演唱京韻大鼓《重整河山待后生》,蒼勁唱腔與深沉情感帶領觀眾回望烽火歲月,致敬先烈;省演藝集團雜技團唐金建的魔術《幻夢之匣》,憑精妙手法與創意道具營造奇幻視覺體驗。演出以韓生輝、盧吉儒與青海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學生共同表演的曲藝聯唱《謳歌時代謳歌黨》為演出畫上圓滿句號。
本場演出由青海省文聯、青海省曲藝雜技家協會主辦,不僅集中呈現了青海省文聯70年的文藝碩果,更深刻詮釋了青海文藝工作者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的創作初心。有觀眾表示,從非遺傳承到時代謳歌,從鄉村敘事到民族共情,整臺節目用豐富的藝術語言講述青海故事,傳遞了文化自信,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有根有魂的文藝盛宴。
來源:省曲雜協
編輯:彭晶
責任編輯:東治












青公網安備63010402000682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