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頌豐收 文藝傳溫情 ——2025年農民豐收節文藝志愿服務走進湟中區康川街道

金秋送爽,五谷豐登。在第八個“中國農民豐收節”來臨之際,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,9月19日上午,由中共青海省委精神文明辦公室、青海省老干部大學、青海省文藝志愿者協會、青海省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的“金秋頌豐收 攜手傳溫情——2025年農民豐收節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活動”在康川街道和諧苑廣場成功舉辦。

本次活動以文藝志愿服務為載體,通過“點單式”文化惠民方式,將高質量文藝節目與暖心文化服務送至群眾家門口,營造了喜慶豐收、文明和諧的良好社區氛圍,切實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獲得感、幸福感和歸屬感。


上午9時30分,來自省老干部大學書畫、剪紙專業的師生們現場揮毫潑墨、巧手剪紙,創作出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書畫和剪紙作品,并贈送給現場群眾,傳遞出濃濃的文化溫情和節日祝福。





文藝演出在歡快的開場舞《吉祥如意》中拉開帷幕,精彩紛呈,形式多樣。二胡、板胡合奏《賽馬》《花兒與少年》旋律激昂、韻味悠長;舞蹈《快樂活寶》《雨巷佳人》《石榴花兒開》或活潑俏皮、或婉約優美、或熱情奔放,展現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;表演唱《拴住個太陽了》、女聲二重唱《報答》歌聲嘹亮,情感真摯,唱出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與向往;獨唱《回答》、朗誦、煙斗舞、電吹管獨奏等節目輪番上演,不斷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。




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活動是青海省老干部大學與青海省文藝志愿者協會深化合作、協同推進文藝志愿服務的生動實踐。雙方通過資源共享、節目共創、活動共辦,推動優質文藝資源下沉基層,不僅展現了新時代老年人“老有所學、老有所為、老有所樂”的銀齡風采,也進一步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。


活動中,青海省攝影家協會開展的“百幅肖像進百家”志愿服務項目尤為暖心。攝影家們提前深入社區入戶拍攝,現場為居民贈送肖像照和全家福,用鏡頭定格幸福瞬間。該項目自2010年啟動以來,已累計為基層群眾拍攝照片萬余幅,榮獲多項榮譽,成為我省文藝志愿服務的品牌項目。

整場活動在歌伴舞《向往》的激昂旋律中圓滿落下帷幕。此次活動不僅為康川街道居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,更通過文藝的形式凝聚了群眾情感、增強了社區認同,為推動基層文化建設、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未來,各主辦單位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,深入基層、服務群眾,不斷拓展文藝志愿服務的內容與形式,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文藝力量。
來源:省文志協
編輯:胡佐欽
責任編輯:東治

青公網安備63010402000682號